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 (People’s Republic of China Lawyer’s License)
证号:11101200810903068
 
刘维昭,法律硕士研究生,北京市安博律师事务所律师,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,北京律师协会会员,土豆网《大律师访谈》特邀律师,北京明园大学特聘教授,擅长处理婚姻家庭纠纷、刑事辩护、合同纠纷,从业数年,代理过各类案件,有的案件在中央电视台“法治进行时”进行了报道,一专多能,术业专攻,经验丰富,认真负责。 
 
   
>>更多
 
 
您的位置:刑事辩护>

醉驾案,刑事拘留七天之后,应当转为取保候审

添加时间:2024/10/31 16:09:55     浏览次数:108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 醉驾案,刑事拘留七天之后,应当转为取保候审


公安机关查获醉驾之后,就应当对驾驶人采取强制措施。有的地方,为了体现从严执法原则,不区分情形,一律先行拘留,拘留期限甚至长达三十七天。这种做法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。

一,醉驾案的犯罪嫌疑人不能直接适用逮捕,只能取保候审、监视居住或拘留。如果必须进行羁押,只能拘留。

刑事强制措施包括拘留、取保候审、监视居住、逮捕。逮捕适用的对象是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【注:《刑事诉讼法》第81条】。危险驾驶罪的最高刑期是拘役,不能直接适用逮捕。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强制措施只能是取保候审、监视居住或拘留。如果需要羁押,只能拘留。

二,拘留期间,不可能存在提请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情形,不存在审批期限,拘留期限最多是七天。

对于刑事拘留的期限,《刑事诉讼法》及其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。在司法实践中,司法机关根据拘留转为逮捕的相关规定确定拘留期限。根据《刑事诉讼法》的规定,拘留之后,公安机关认为需要逮捕的,需要提请检察机关批准。公安机关提请批捕,一般是在拘留后的3天以内,特殊情形可以延长14天,如果是流窜作案、多次作案、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,可以延长至30天。检察机关审批期限是7天。因此,刑事拘留的期限最长不超过37天。

醉驾案的犯罪嫌疑人不属于流窜作案、多次作案、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,不存在提请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情形,刑事拘留期限最多是7注:《刑事诉讼法》第91

三、拘留期限届满,公安机关应当变更强制措施,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,否则,就是超期羁押。

如果有以下情形,公安机关一般不能拘留,应当直接取保候审:

(一)因本人受伤需要救治的;

(二)患有严重疾病,不适宜羁押的;

(三)系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;

(四)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;

(五)其他需要取保候审的情形。

需要指出的是,在取保候审期间,如果犯罪嫌疑人违反了取保候审的规定,情节严重的,可以予以逮捕【注:《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》第6条】。

 

【作者:刘维昭,北京市安博律师事务所律师】